第275章 挑拨(2/3)
p>这些时日誊抄经书,她原是以自己的笔迹抄写,可恍惚间不由自主地用上林靖澄的。或许她也在忧心,这位昔日的尚书令究竟是会如何处置自己。
然依现下的情形,林靖澄似乎并没有任何打算,只是一昧地以冷漠的态度忽视这段过往。这令韦英在挫败之余,不由地生起无尽的恨意。
近三十年的夫妻情份,难道还捂不热他的心吗?
“他可有和你提起私印一事?”
“不曾。”吴兰亭双手交叠在腿上,垂眸颔首,“大抵是父亲误会了母亲,儿媳可要在父亲跟前解释?”
“误会?呵,谈不上误会。”
韦英眼底闪过一丝怅然,拿起壶盏就要斟茶,却被吴兰亭赶忙接了过去,继而只得悻悻然坐下,“在他眼里,一切都是我的过错,就和明德一般无二。”
吴兰亭斟茶的手不禁地一抖,又忙定定神,稳住茶壶不致使汤水溅洒,竭力稳住气息方才接话,“前些时日,母亲一直闭门不出,唯有儿媳出没父亲的书房,也仅有儿媳方知私印藏于何处。母亲何不趁此解开误会?”
二人早已心照不宣,偷拿私印者唯有韦英一人。毕竟,一家人讲究的是和和睦睦,若要有蛀虫,也仅能有一个。林靖澄能做到心中有数,却也不戳破,大略是知晓其他三人到底有何目的。故此,解释不解释也根本没太多的必要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韦英闻言登时笑了笑,略有深意地觑了她一眼,心中暗暗腹诽,‘也罢,怪我无意中提及明德,戳到她的伤心事。’
韦英起身走向床榻,拾起枕边的佛经交予吴兰亭,“下回你与二皇妃去积善寺礼佛时带上它,替我诚心祷告祈福。”
吴兰亭忙不迭地双手接过,“是,母亲。”
韦英的双眸幽幽地看向门外,低声道,“今日又是谁来拜访?”
自迁出尚书令府后,她一直画地为牢,从未出过房门半步。然则,林靖澄也未继续要求她禁足屋内,相反还不止一次地提醒吴兰亭,要带她出来走一走。
“应是汝南和南阳两郡的朝集使,眼下还未到十五,故此先来看看父亲。”
依例,每年的腊月十五,各郡县的朝集使皆会到长安述职。因近年关,加之气候严寒,常遇雪天,故各地朝集使通常会早到些时日。
林靖澄原籍汝南,按往年的时候,汝南来的朝集使都会先至尚书令府造访。倒不是因为其他,毕竟林氏宗亲大多是在汝南,而朝集使多是闲叙其宗亲的近况,尤其是他的几位族叔。
不过,今年无端多了南阳来的朝集使,倒是出乎韦英的预料。
韦英捧起茶盏,轻抿了一口热汤,淡淡道,“今年贺之渊未携妻小吗?”
贺之渊是汝南郡的长史,年纪与林靖澄相仿,但因老来得子,很是宠溺,往年进京述职都会带上稚子。早两年前,林靖澄与贺之渊在前院闲叙,而韦英则是在内院照料他的妻儿。
去岁,适逢林明德身故,府内乱成一团,贺之渊即便是带了妻儿,也未曾领进林府。今年纵然不是韦英招待他的妻儿,也应该由吴兰亭这少夫人全权负责。
“儿媳并未瞧见贺长史的妻儿,兴许是在客舍休憩。”
然韦英却不是这么想,语音中也品不出个滋味来,“贺之渊这是怕伤了他的颜面呐!”
林